人们往往在社交过程中很重视礼仪而忽视了礼物的意义,这就好比你画了一幅体态优雅的仕女图,远远看着秀色可餐,可是近观的时候却发现忘了画眼睛。缺了点睛之笔的画永远不会成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。
礼物往往是礼仪的点睛之笔,在社交礼物上多下点工夫,会让社交活动更加顺利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记载:“男蛰,大者玉帛,小者禽鸟,以章物也;女蛰。不过棒栗枣,以告虔也。”在周朝时,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,当时也称为“赞”。在对外交往中,出子对他国的尊重和友好以及对其领导人的敬仰,往往会赠送贵重的礼物,这些礼物能够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。
谈到个人的社交活动,礼物就更帮得上忙了。古往今来,初次见面的客人来访,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,总得象征性地送点“礼物”:几斤水巢、一两包塘、一盒点心,乃至少到一束鲜花、一根羽毛。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给亲友捎.“信”--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品,而是信手捎来,故称“手信”。因为礼物总是能够代表一种诚愈,不管是首次拜访还是后来登门,带上一份礼物,说明你对待对方的态度是积极的、是比较重视的,这样从开始就能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,为下一步的交流莫定了基础。另外,带着礼物上门还能够化解见面时的尴尬气氛,哪怕对方原本没有打算接待你,也很难在你的热情之中冷面打发你。
目前,送礼作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,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,都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。庆典送礼,办事送礼,过节送礼,见面送礼,开会送礼,促销送礼,喜事送礼,丧事也送礼。得体的送礼,恰似无声的使者。通过这一方式把你所表达的感情送到对方的心坎里,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,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人新的活力,从而达到增进友谊,互相关怀,生活愉快,事业顺利的目的。